国家发改委:支持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地球人口步入“80亿时代”,如何承载人类之重
这个“好吃”的入侵物种会是下一个小龙虾吗?
为了全面了解目前野生朱鹮种群动态,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期在朱鹮主要活动的汉中市、安康市开展朱鹮种群数量调查,为国家一级鸟类朱鹮保护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与2021年版相比,此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数量由28项调整为14项,抗生素依旧在重点管控范围内。
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管措施,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近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加强北京市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守住土壤环境安全底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今年8月以来,鄱阳湖里的鱼、草、鸟都在经受着干旱的考验。进入新世纪后,鄱阳湖的干旱不是新鲜事,新旱年顶替旧旱年,不断成为媒体报道中“1951年来最干旱的一年”。无论是在江豚巡护船上,观测候鸟的望远镜前,还是大学实验室里,人们密切关注着今年早得异常的枯水期,试图摸清干旱频发对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改变。
2022年海南省首批省级环保督察迎来新进展。日前,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向五指山市、文昌市、定安县等3市县反馈督察情况。
近日,北京潞湾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在大运河森林公园挂牌,这也是通州首个国家级野生动物监测站。此次潞湾监测站从市级升级为国家级,使北京的国家级野生动物监测站增加至11个。
近日,1万余只中华大蟾蜍在上海放归自然,它们是从打击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系列案中查获的。
截至目前,全市对《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版)》中北京市涉及的汽车制造、热力生产和供应等96个行业及锅炉、水处理等四个通用工序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其中4400余家单位申领了排污许可证,13000余家进行了排污登记,实现了排污许可动态全覆盖。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有效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9月21日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还显示,我国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持续,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连日来,在广西百色市,平静的澄碧湖因被人放生了十几条清道夫,在网上掀起了舆论浪潮。事发后,当事人请来了专业捕捞公司,打算下网诱捕清道夫。9月20日,是捕捞公司收网的日子,遗憾的是,网中未见到“清道夫”的身影。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完成2021年至2022年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确认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30日发生8.7级地震,为1952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地震。受此次强震影响,太平洋沿岸多国发布海啸预警或警报,多地观测到海啸波。堪察加半岛在哪里?地震原因是什么?影响几何?
据日本气象厅30日消息,受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部海域强烈地震影响,日本气象厅已对太平洋沿岸多个地区发布海啸警报和海啸注意预警。
冷杉生长需要凉爽湿润的气候,但气温上升给冷杉带来生存危机。据路透社报道,因气候变暖带来的多重影响,希腊西南部卡拉夫里塔的希腊冷杉树林近年来大面积枯萎。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各缔约方政府代表聚集在此,倡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地球之肾”。
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这座充满中世纪气息的小城,曾是德国传统汽车工业重要基地,如今正成为中欧产业协作新坐标——来自福建宁德的动力电池工厂在此落地生根,传统制造与绿色科技在此交汇,勾勒出一幅中欧绿色合作的现实图景。
英国环境署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英格兰地区自来水及污水处理公司的污染问题持续恶化,2024年严重污染事件较前一年激增60%,暴露出部分企业在环境责任履行上的系统性失职。
近日,在以“人工智能与技术进步促进政策影响评估”为主题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边会上,一款新开发的“气候政策影响评估一般均衡模型(CPIA-GEM)”在线工具正式发布。
在全球气候变暖愈发严重的当下,一份近期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议在2026年度联邦预算中削减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大部分气候研究项目。这一决定可能中断长达70年的全球大气变化记录,引发科学界的广泛担忧。
过去两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已经打破了《巴黎协定》设定的1.5℃升温控制目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这意味着北半球夏季将更频繁出现40℃以上的高温,热浪持续时间也将延长50%。
联合国14日发布的《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细项中,仅35%进展顺利,近一半进展缓慢,18%出现倒退。
7月11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设计,从实物展项到主题影片,从生态案例到未来科技,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向参观者呈现绿水青山、崇尚自然的美丽中国,更向世界发出一份“绿色邀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以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的节能降碳工作需要,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管理。
为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要求,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力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修订形成《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提升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办法》已经2025年6月13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为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5月3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发布。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是提升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为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是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水生态环境领域的又一个重要文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刘学表示,在颠覆式创新的时代,将自身核心能力与外部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以满足新兴起的市场需求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存活。
春节临近,农产品保供稳价依然是社会关心的热点。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向部分省区市投放中央储备牛羊肉,适时组织冬储菜等生活必需品投放。农业农村部表示,将主攻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建设更加畅通有效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