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回用于工业和生态,苦咸水经过淡化分类可发展高端牧业和海产品养殖……近日,2025年非常规水利用国际会议暨非常规水开发高端学术会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200多名水资源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非常规水·新动能·绿洲未来——破解干旱区水资源瓶颈的全球路径”为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非常规水是指区别于地表水、地下水等常规水资源以外的水资源,主要有雨水、再生水、海水、矿井水、苦咸水等。作为西北内陆干旱区,新疆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7%,降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目前新疆非常规水回用量只有9%,非常规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会上,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跨区域合作,疆内外专家学者们相互交流分享非常规水开发经验与做法。其中,22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工业企业与园区废水回用、苦咸水淡化利用、特种膜材料研发与应用等作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报告。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区域技术总监刘东斌围绕该公司在乌鲁木齐正在进行一项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和业界专家就产业园区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前,项目已见成效,在每天为园区提供约4万吨工业再生水的基础上,对园区的工业废水浓缩水进一步分离,每天可以产生100多吨的氯化钠和60多吨的硫酸钠,既节约了水资源,还对硫酸钠和氯化钠进行了回收利用。”刘东斌表示,希望将更前沿的技术用于新疆的非常规水的开发利用,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疆非常规水资源开发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新疆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曾凡夫子院士工作站专家曾凡夫子建议,自治区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聚焦企业、园区、区域,推动非常规水资源企业回用、跨行业利用、跨区域利用,实施高水高用、低水低用、逐级利用,使现有水资源形成最高次数循环利用。按用水过程中30%水量消耗计算,在初始水量恒定的情况下,30亿立方米每年的新增水量即可支撑1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的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苦咸水开发是我们一个主要方向,我们准备把排碱渠的水集中处理,把它淡化成微咸水,种碱性牧草,发展高端牧业,浓水则可进行海水养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能持续提升农牧民收入。”曾凡夫子说。
本届大会由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新疆大学等六家单位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