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全国生态日湖南活动上,君山区交出亮眼“生态成果”:其重点研发的“淡水湿地碳汇监测与推广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并同步发布区域“碳汇产业1+3+N”战略规划。
此次新上线的“淡水湿地碳汇监测与推广平台”是全国首个湿地碳汇监测平台,不仅实现了君山区碳库数据的可视化、智能化、系统化管理,也为该区建立了一本详实的区域“生态账本”。作为服务区域碳汇能力精准评估、碳资产开发、生态项目实施及政策制定的核心工具,该平台将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提供坚实的技术与数据底座。
据悉,君山区位于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核心区,坐拥长江与洞庭湖双重生态廊道,湿地面积占区国土总面积33.47%,湿地保护率稳定在90%以上。前期,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家团队在君山区完成的详实采样分析,该区内蕴藏丰富碳储量:湿地土壤碳储量100万吨,水田、旱地土壤碳储量分别约为7万吨和5万吨。尤为突出的是,芦苇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丰富,展现出巨大的固碳潜力,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
除平台建设外,君山区创新性布局“1+3+N”碳汇产业战略:即以一个研究中心为核心引擎,依托平台汇聚的基础数据赋能,重点发展碳汇开发、低碳农业、生态文旅三大绿色产业方向,并通过N 条具体实施路径,打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通道,全面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绿色升级与转型,积极打造湿地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示范标杆,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贡献“君山经验”。(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