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重磅!《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环境 时间:2025-09-24 17:56:25

字号

9月24日,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全面反映了全国碳市场2024年以来的建设运行情况,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


00.png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2025年3月,在发电行业基础上,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报告》指出,新纳入行业制度建设基本完成。目前,生态环境部正按程序加快推进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分配方案编制工作。新纳入3个行业的1334家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已公布,碳排放相关数据月度信息化存证全面启动,企业账户开立工作稳步推进。此外,中国民用航空局也积极组织编制民航业碳排放核算核查指南,研究制定民航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工作方案,推动将民航业及早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有序开展市场交易,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2024年,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到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 亿元。此外,交易价格反映供需关系,交易主体参与意愿增强,交易产品和方式逐步丰富升。


2024年配额分配和清缴圆满完成。《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年底,2023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为99.98%,较第二个履约周期进一步提升,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共有28个省级地区100%完履约工作,较前两个履约周期明显增加,仅4家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履约对于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按照《条例》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报告》显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减排意识持续加强、配额清缴完成情况全面趋好,各类经营主体踊跃参与,自愿开发和实施减排项目,碳市场功能不断显现。


中国还将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渠道气候务实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在碳市场领域技术、方法、标准等方面的互认,推动基于自愿减排交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记者刘良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