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记者从黔东南州林业局获悉,作为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该州2022年启动碳汇交易,通过多元创新模式,“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全州碳汇交易额累计已突破1100万元。
近日,平江县林业局在长寿镇、加义镇、童市镇、虹桥镇、石牛寨镇、木金乡等乡镇召开林业碳汇工作推进会,联合乡镇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动员乡村两级迅速行动,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收益转化,切实保障林农利益。针对林业碳汇项目专业性,县林业局全程提供技术与政策支持。据湖南诚通碳汇公司评估,平江县林业碳汇首个核算周期交易产值预计突破 2 亿元。
2025年9月15日,黑龙江自然和生态资源交易中心签约现场气氛热烈,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首单“龙江绿碳”项目签约仪式在此圆满落幕,成功达成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森林碳汇减排量交易。标志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首单“龙江绿碳”项目从筹备落地变为实际交易,更让图强林业局的森林生态资源首次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价值变现。
日前,自然资源部授权深圳牵头组建全国蓝碳交易联盟,秉持“开放平等,合作共赢”原则,促进技术共享合作,推动蓝碳市场规范、规模化发展,开拓国际合作,提升中国蓝碳领域影响力。
由国家林草局归口管理、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主持编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指南》《森林经营增汇技术规程》《造林增汇技术规程》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近日启动毛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该县编制的《安福县毛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试行)》已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认证。
由国家林草局归口管理、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主持编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指南》《森林经营增汇技术规程》《造林增汇技术规程》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显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漠河林业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状态显示为“已登记”。该项目成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后首个完成登记的造林碳汇项目。
海洋的固碳能力远超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碳汇(又称“蓝碳”)不仅涵盖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生物泵等机制实现的碳移除,还包括藻类、贝类养殖等人为增加碳汇的活动。海洋碳汇核算是对上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固定与长期储存二氧化碳能力进行系统性、定量化和价值化评估。积极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旨在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海洋碳资产管理、碳交易制度建设与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量化支撑。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通过购买碳汇修复生态环境损害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专家表示,“认购碳汇”架起了生态修复目标与“双碳”目标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但专家们也发现,近年来,“认购碳汇”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部分地方甚至在不存在碳汇损失的非法狩猎、非法采矿、污染环境案件中要求行为人购买碳汇。多位专家今天(9月1日)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微信公号表示,“认购碳汇”未必能够有效弥补各种涉案行为所造成的碳汇损失,其行为仅仅产生了“认购免责”的法律后果。